ag凯发国际 访问手机版

《举痛论》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黄帝内经)-ag凯发国际

《举痛论》由黄帝内经创作

原文:

举痛论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
  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的通假字,下同)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岐伯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帝曰:扪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当为下之误)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黄帝问曰:
      黄帝问道:
    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
    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
    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这样,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而不迷惑,了解事物的要领极其透彻,这就是所谓明达事理的人。
    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现在我想请教先生,将问诊所知,望诊所见,切脉所得的情况告诉我,使我有所体验,启发蒙昧,解除疑惑,你能告诉我吗?
      岐伯再拜稽首对曰:
      岐伯行二次大拜之礼后回答说:
    何道之问也?
    你要问的是哪些道理呢?
      帝曰:
      黄帝说:
    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
    我想听听人体的五脏突然作痛,是什么邪气造成的呢?
      岐伯对曰:
      岐伯回答说: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的通假字,下同)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如果寒邪侵袭于经脉外面,则使经脉内气血虚少,如果寒邪侵袭于经脉内部,则气血留止而不通,这二个原因都会导致突然产生疼痛。
      帝曰:
      黄帝说:
    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
    其疼痛有突然停止的,有疼得很剧烈而不停止的,有痛得很剧烈而不能按压的,有按压而疼痛停止的,有按压也不见缓解的,有疼痛跳动应手的,有心和背部相互牵引而痛的,有胁肋和腹相互牵引而痛的,有腹痛牵引阴股的,有疼痛日久而成积聚的,有突然疼痛昏厥如死不知人事稍停片刻又清醒的,有痛而呕吐的,有腹痛而后泄泻的,有痛而大便闭结不通的。
    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
    以上这些疼痛的情况,其发病情形各不相同,如何加以区别呢?
      岐伯曰:
      岐伯说: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寒邪侵袭于脉外,则经脉受寒,经脉受寒则经脉收缩不伸,收缩不伸则屈曲拘急,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内外引急,故突然发生疼痛。
    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如果得到热气,则疼痛立刻停止,假如再次感受寒邪,卫阳受损就会久痛不止。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
    寒邪侵袭经脉之中,和人体本身的热气相互搏争,则经脉充满,脉满为实,不任压迫,故痛而不可按。
    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邪停留于脉中,人体本身的热气则随之而上,与寒邪相搏,使经脉充满,气血运行紊乱,故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邪侵袭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以致血气凝涩而不散,细小的脉络拘急牵引,所以疼痛,如果以手按揉,则血气散行,故按之疼痛停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
    寒邪侵袭于侠脊脉,由于邪侵的部位较深,按揉难以达到病所,故按揉也无济于事。
    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
    寒邪侵袭于冲脉之中,冲脉是从小腹部的关元穴开始,循腹上行,如因寒气侵入则冲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鼓脉欲通,故腹痛而跳动应手。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寒邪侵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则血脉流行滞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
    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
    因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与心相连,故心与背相引而痛。
    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按揉能使热气来复,热气来复则寒邪消散,故疼痛即刻停止。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
    寒邪侵袭于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布胁肋而属于肝,寒邪侵入于脉中,则血凝涩而脉紧急,故胁肋与少腹牵引作痛。
    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
    寒厥之气客于阴股,寒邪上及小腹,血凝涩向下牵引,则小腹疼痛牵引阴股。
    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
    寒邪侵入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使络血凝涩不能流注于大经脉,血气留止不能畅行,故日久便可结成积聚。
    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
    寒邪侵袭于五脏,迫使五脏之气逆而上行,以致脏气上越外泄,阴气竭于内,阳气不得入,阴阳暂时相离,故突然疼痛昏死,不省人事,如果阳气复返,阴阳相接,则可以苏醒。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寒邪侵袭于肠胃,迫使肠胃之气逆而上行,故出现疼痛而呕吐。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寒邪侵袭于小肠,小肠为受盛之腑,因寒而阳气不化,水谷不得停留,故泄泻而腹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如果是热邪留蓄于小肠,也可发生小肠中疼痛,由于内热伤津而唇焦口渴,粪便坚硬难以排出,故腹痛而大便秘结不通。
      帝曰:
      黄帝说:
    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
    以上所说从问诊中可以了解,至于望诊可见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
      岐伯说:
    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
    五脏六腑在面部各有所属部位,望面部五色的变化就可以诊断疾病,如黄色赤色主热,白色主寒,青色黑色主痛,这都是通过望诊可以了解的。
      帝曰:
      黄帝说:
    扪而可得奈何?
    用手切诊而知病情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
      岐伯说:
    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
    首先确定主病的经脉,然后以手循按,如果脉坚实的,是有邪气结聚,如果属气血留滞的,脉必充盛而高起,如果脉陷下的,是气血不足,多属阴证,这些都是可以用手扪切按循而可得知的。
      帝曰:
      黄帝说:
    善。
    好。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我已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气机失调引起的,暴怒则气上逆,大喜则气涣散,大悲则至气消,恐惧则气下沉,遇寒则气收敛,受热则气外泄,受惊则气紊乱,过劳则气耗散,过虑则气郁结。
    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这九种气的变化各不相同,会发生怎样的疾病呢?
      岐伯曰:
      岐伯说: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大怒会使肝气上逆,血随气逆,甚则吐血,或肝气乘脾发生飧泄,所以说是怒则气上。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高兴时气和顺而志意畅达,营卫之气通利,但是大喜则会使气涣散。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悲哀太过会使心联系其它器官的经脉拘急,影响到肺使肺叶张大抬高,上焦随之闭塞不通,营卫之气得不到布散全身,热气郁闭于胸中,时间长了会转化为热,耗损肺气,所以说是悲则气消。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当为下之误)行矣。
    恐惧会使肾脏的精气下沉,精气下沉则升降不交,故上焦闭塞,上焦闭塞则气还归于下,气郁于下则下焦胀满,所以说是恐则气下。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寒冷之气侵袭人体,会使肌肤腠理汗孔闭密,阳气不能向外通行而收敛于内,所以说是寒则气收。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火热之气能使人肌肤腠理汗孔开放,营卫通畅,汗液大量外出,致使气随津泄,所以说是热则气泄。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受惊会使人心悸动无所依附,神志无所归宿,心中疑虑不安,所以说是惊则气乱。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劳役过度会使人气动喘息,汗出过多,喘则内气外越,汗出过多则外气耗散,内外之气皆泄越,所以说是劳则气耗。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过度思虑会使人精神过度集中,心有所存,神归一处,以致正气留结而不能正常运行,所以说是思则气结。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打印版文档下载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举痛论图片
ag凯发国际 www.cngwzj.com icp备案: 
古文投稿ag凯发国际的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