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国际 访问手机版

《五藏别论》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黄帝内经)-ag凯发国际

《五藏别论》由黄帝内经创作

原文:

五藏别论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谓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上(原文脱字,据《太素》补)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说明:古文之家的工作重心是对古诗文进行校对并注音,我们所提供的译文、注释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聚合,仅供参考,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发音请以拼音版作为主要参考。
    对照翻译:

      黄帝问曰:
      黄帝问道:
    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以脑髓为脏,有人以肠胃为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
    敢谓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如果向它们提出相反的意见,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对曰:
      岐伯回答说: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男子为精囊),这六种是禀承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阴精,就象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叫做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一样的健运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停其间,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的缘故。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输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精气而不向外发泻的,所以它是经常地保持精气饱满,而不是一时地得到充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六腑,它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有时显的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
    六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水谷入口下行,胃被充实了,但肠中还是空虚的;
    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胃中又空虚了,这样依次传递。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所以说,六腑是一时的充实,而不是持续的盛满,五脏则是持续盛满而不是一时的充实。
      帝曰:
      黄帝问道: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为什么气口脉(即寸口脉)可以独主五脏的病变呢?
      岐伯曰:
      岐伯说: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胃是水谷之海,为六腑的泉源。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饮食五味入口,留在胃中,能充养五脏之气(上达于肺)。
    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气口脉(在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所经之处,所以五脏六腑的水谷精微,都出自胃,反应于气口脉。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而五气入鼻,藏留于心肺,所以心肺有了病变,则鼻为之不利。
    凡治病必察其上(原文脱字,据《太素》补)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凡治病,必先观察其上、下的变化,诊查其脉候的虚实,查看其情志精神的状态,还要辨别其疾病情况(,以便确定治疗的方法)。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对那些拘守鬼神迷信观念的人,是不能与其谈论至深的医学理论的,对那些讨厌针石治疗的人,也不可能和他们讲什么医疗技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有病不许治疗的人,他的病是治不好的,勉强治疗也收不到应有的功效。

黄帝内经相关作品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岐伯对曰:《揆...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
    打印版文档下载
黄帝内经(先秦至西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

五藏别论图片
ag凯发国际 www.cngwzj.com icp备案: 
古文投稿ag凯发国际的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