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国际 访问手机版

《登高丘而望远》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白)-ag凯发国际

《登高丘而望远》由李白创作

原文:

登高丘而望远

唐代-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对照翻译: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登上高山,远望大海,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传说中那六只天帝派来驮负大地的大海龟被龙伯国的人钓起后早已变成了一堆白骨吧,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不知道有没有流向北极,现在是否还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大海上波浪滔天,连太阳都被遮住了光彩,仙山上的仙树恐怕也都被摧折死掉了。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由此看来,长生不老的神仙之说是不存在的,只害得秦始皇、汉武帝等白白地追求了一番。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大海如此深广,精卫是不可能衔一些树枝和石子就能填平的,鼋鼍为梁之说也无所凭据。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陵墓早已经灰飞烟灭,这些地方就连牧童都可以随意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盗墓贼经常来挖掘珍宝,他们的灵魂又能怎么样呢?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相比之下,如今执政者不顾百姓安危大肆征战,杀人无数,就算建立了不世之功业,又怎能会得道成仙,永垂不朽呀?

    注释:


    ①六鳌(áo):传说渤海的东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面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山上长有长生不老药。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鳖。
    ②扶桑:神话中树木名。传说太阳每天在成池沐浴后,渐渐升起,升高到扶桑树梢的时候,天刚刚微明。
    ③银台金阙:黄金白银建成的亭台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秦皇汉武:秦始皇、汉武帝。
    ⑤精卫:传说中的鸟名。据《山海经》记载:炎帝的小女名叫女娃,因在东海游玩淹死,化为精卫鸟。它不停地从西山衔木石,欲填没东海。
    ⑥鼋鼍(yuán tuó):传说周穆王征越国,在九江架鼋鼍为桥渡江。见《竹书纪年》。鼋,大鳖。鼍,鼍龙,俗称猪婆龙,鳄鱼的一种。
    ⑦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陵墓筑在此中。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⑧牧羊之子:《汉书·刘向传》记载,有个牧童在骊山牧羊,有一只羊进入山洞中,牧童用火照明,到洞里去寻羊,以致引起一场大火,把秦始皇的外棺烧掉了。
    ⑨盗贼劫宝玉: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农民起义军曾取走了汉武帝陵园中一部分金银财宝。
    ⑩精灵:指秦皇、汉武的神灵。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曾在荆山下铸鼎,铸成后,乘龙上天,成为仙人。其地被称为鼎湖。这句以不能像黄帝那样乘龙上天,表示不可能成仙。
                 

李白相关作品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
    打印版文档下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登高丘而望远图片
ag凯发国际 www.cngwzj.com icp备案: 
古文投稿ag凯发国际的联系方式 邮箱:cngwzj@foxmail.com 本站非赢利组织,为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如无意间侵权,请联系告知,立马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