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子张问干禄,孔子曰:“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
多听人家说,对疑难未解的,不要妄加评论,其余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说出,能少犯错误;
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多看人家行事,对疑难未解的,不要妄加行动,其余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行动,能减少懊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说话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你要求取的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
有一天子张跟随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被围困,子张问怎样才能处处行得通。
孔子曰:“
孔子说:“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
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真诚恭敬,即使在南蛮北狄也行得通;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真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夫然后行。”
站着的时候,就象‘忠信笃敬’几个字呈现在眼前,坐在车上,就象‘忠信笃敬’几个字挂在车前的横木上,做到这种地步之后,就到处行得通了。”
子张书诸绅。
子张就把这些话写在束腰的大带子上。
子张问:“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了呢?”
孔子曰:“
孔子说:“
何哉,尔所谓达者?”
你所说的通达,是指的什么呢?”
子张对曰:“
子张回答说:“
在国必闻,在家必闻。”
在诸侯的邦国中一定要有声望,在卿大夫家里也一定要有声誉。”
孔子曰:“
孔子说:“
是闻也,非达也。
这是声望,不是通达。
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
所谓通达,应当是立身正直而好义,审度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表情,时常想着谦恭退让,这样,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够通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所说的声望,外表上好像追求仁德的样子,而实际行动上却违背仁德,自己要安然处之,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取得名望。”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
曾参,是南武城人,字子舆。
少孔子四十六岁。
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孔子认为他能通达孝道,所以传授他学业。
作孝经。
他撰写了一部《孝经》。
死於鲁。
他死在鲁国。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
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
少孔子三十九岁。
比孔子小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
他的体态相貌很丑陋。
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想要事奉孔子,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
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从师学习以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他往南游历到长江,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获取给予离弃趋就都完美无缺,他的声誉传遍了四方诸侯。
孔子闻之,曰:“
孔子听到这些事,说:“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宓不齐字子贱。
宓不齐,字子贱。
少孔子三十岁。
比孔子小三十岁。
孔子谓“子贱君子哉!
孔子谈论宓子贱,说,“子贱真是个君子啊!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假如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又从哪儿学到这种好品德呢?”
子贱为单父宰,反命於孔子,曰:“
子贱出任单父地方长官,回来向孔子报告,说:“
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
这个地方有五个人比我贤能,他们教给我施政治民的方法。”
孔子曰:“
孔子说:“
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可惜呀,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要是治理的地方大就差不多了。”
原宪字子思。
原宪,字子思。
子思问耻。
子思问什么是耻辱。
孔子曰:“
孔子说:“
国有道,谷。
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有所见树。
国无道,谷,耻也。”
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独善其身,就是耻辱。
子思曰:“
子思说:“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
好胜自我夸耀怨恨贪欲都没有显现出来,可以算是做到了仁了吗?”
孔子曰:“
孔子说:“
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
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是否算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
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
宪摄敝衣冠见子贡。
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
子贡耻之,曰:“
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
夫子岂病乎?”
难道你很困窘吗?”
原宪曰:“
原宪回答说:“
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
若宪,贫也,非病也。”
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
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
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公冶长,是齐国人,字子长。
孔子曰:“
孔子说:“
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
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即使他在囚禁之中,并不是他的罪过。”
以其子妻之。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南宫括字子容。
南宫括,字子容。
问孔子曰:“
南宫括问孔子说:“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羿擅长射箭,奡擅长荡舟,他们都不能够善终;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禹稷亲自耕种而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呢?”
孔子弗答。
孔子不回答。
容出,孔子曰:“
南子容退出后,孔子说:“
君子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
上德哉若人!”
这个人崇尚道德啊!”
“国有道,不废;
孔子评论他说,“国家政治清明,他会被任用;
国无道,免於刑戮。”
国家政治黑暗,他也不会遭受刑罚”。
三复“白珪之玷”,以其兄之子妻之。
他把“白珪之玷”的几句诗再三吟诵,孔子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公皙哀字季次。
公皙哀,字季次。
孔子曰:“
孔子说:“
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於都;
天下没有德行的读书人,大多数作了卿大夫们的家臣,在都邑作官。
唯季次未尝仕。”
只有季次不曾出来作官。”
曾蒧字皙。
曾蒧,字皙。
侍孔子,孔子曰:“
他陪着孔子,孔子说:“
言尔志。”
谈谈你的志趣。”
蒧曰:“
曾蒧说:“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穿着刚做好的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个澡,在祈雨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孔子喟尔叹曰:“
孔子听了,长长地叹息说:“
吾与蒧也!”
我赞成曾蒧的志趣啊!”
颜无繇字路。
颜无繇,字路。
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
颜路,是颜回的父亲,父子俩曾先后在孔子门下求学。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
颜回死了,颜路贫穷,请求孔子把车子卖掉安葬颜回。
孔子曰:“
孔子说:“
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
他们(孔鲤和颜回)不论是有才华或没有才华,但对我们来说都是自己的儿子。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
孔鲤死了,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徒步走路给他买椁,因为自从我位居大夫行列,就不可以徒步行走。”
商瞿,鲁人,字子木。
商瞿,是鲁国人,字子木。
少孔子二十九岁。
比孔子小二十九。
孔子传易於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
孔子把《易经》传授给商瞿,商瞿传给楚国人臂子弘,子弘传给江东人矫子庸疵,庸疵传给燕国人周子家竖,周竖传给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传给齐国人田子庄何,田何传给东武人王子中同,中同传给菑川人杨何。
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杨何在汉武元朔年间,因为研究《易经》出任子当朝的中大夫。
高柴字子羔。
高柴,字子羔。
少孔子三十岁。
比孔子小三十岁。
子羔长不盈五尺,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羔的身长不足五尺,在孔子门下学习,孔子认为他很愚笨。
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孔子曰:“
子路派子羔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
贼夫人之子!”
这是残害人家的子弟!”
子路曰:“
子路说:“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那里有人民百姓,有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庙宇,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做学问呢?”
孔子曰:“
孔子说:“
是故恶夫佞者。”
所以我厌恶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漆雕开字子开。
漆雕开,字子开。
孔子使开仕,对曰:“
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
吾斯之未能信。”
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
孔子说。
孔子听了很高兴。
公伯缭字子周。
公伯缭,字子周。
周愬子路於季孙,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
子周在季孙面前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且说:“
夫子固有惑志,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季孙本来就有了疑心,可是我还有力量杀死公伯缭,把他的尸体陈放在街头示众。”
孔子曰:“
孔子说:“
道之将行,命也;
正道能够行得通,那是天意。
道之将废,命也。
正道废弃不能施得,也是天意。
公伯缭其如命何!”
公伯缭对天意又能怎么样呢?”
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耕,字子牛。
牛多言而躁。
子牛话多而性情急躁。
问仁於孔子,孔子曰:“
他向孔子问仁德,孔子说:“
仁者其言也讱。”
有仁德的人,说话很谨慎。”
曰:“
子牛又问:“
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
说话很谨慎,这就可以算是仁德吗?”
子曰:“
孔子说:“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问君子,子曰:“
子牛问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
君子不忧不惧。”
一个君子既不忧愁,也不畏惧。”
曰:“
他接着问:“
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
不忧愁,不畏惧,这就可以算是君子吗?”
子曰:“
孔子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自我反省,内心无愧,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畏惧的呢!”
樊须字子迟。
樊须,字子迟。
少孔子三十六岁。
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
樊须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说:“
吾不如老农。”
我不如老农民。”
请学圃,曰:“
又请求学种蔬菜,孔子说:“
吾不如老圃。”
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出,孔子曰:“
樊迟退出后,孔子说:“
小人哉樊须也!
樊须,是个志向浅薄的小人啊!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统治者提倡礼义,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敬;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如果统治者诚信讲道义,则民众没有不服的。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情实话。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如果能这样,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背负着包裹着的孩子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
樊迟问仁,子曰:“
樊迟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
爱人。”
爱所有的人!”
问智,曰:“
又问什么智慧,孔子说:“
知人。”
了解人。”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
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
有若曰:“
有若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礼的应用,以恰到好处为可贵,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的办法,最高明的地方就在这里;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小事大事都按照这一条原则去理,有时就行不通;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但是只知道和的重要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用礼去节制它,也是不可行的。”
“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有若又说,“所守的信约要符合于义,这约言就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恭敬要符合礼,就能避免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依傍那些不失为亲近的人,也就可靠了。”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孔子逝世以后,学生们都很怀念他,有若长得很象孔子,学生们共同拥戴他当教师,就象当年侍奉孔子一样对待他。
他日,弟子进问曰:“
有一天,学生进来问他说:“
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
从前先生正要出行,就叫同学们带好雨具,不久果真下起雨来。
弟子问曰:
同学们请教说:
‘夫子何以知之?
‘先生怎么知道要下雨呢?’
夫子曰:’
先生回答说:
‘诗不云乎?
‘《诗经》里不是说了吗: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月亮依附于毕星的位子上,接着就会下大雨。
昨暮月不宿毕乎?
昨天夜里月亮不是宿在毕星的位子上吗?’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有一天,月亮又宿在毕星的位了上,却没有下雨。
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
商瞿年纪大了还没有儿子,他的母亲要替他另外娶妻。
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
孔子派他到齐国去,商瞿的母亲请求不要派他。
孔子曰:
孔子说:
‘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
‘不要担忧,商瞿四十岁以后会有五个男孩子。’
已而果然。’
过后,果真是这样的。
敢问夫子何以知此?”
请问先生当年怎么能够预先知道是这样的呢?”
有若默然无以应。
有若沉默无以回答。
弟子起曰:“
学生们站起来说:“
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有先生,你躲开这儿吧,这个位子不是您能坐的啊!”
公西赤字子华。
公西赤,字子华。
少孔子四十二岁。
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子华使於齐,冉有为其母请粟。
子华出使去齐国,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
孔子曰:“
孔子说:“
与之釜。”
给他一釜。”
请益,曰:“
冉有请求增加,孔子说:“
与之庾。”
那就给他一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
孔子曰:“
孔子说:“
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公西赤到齐国去,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暖的裘皮衣裳。
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
我听说,君子救济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是为他增加财富。
巫马施字子旗。
巫马施,字子旗。
少孔子三十岁。
比孔子小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曰:“
陈司败问孔子说:“
鲁昭公知礼乎?”
鲁昭公懂礼吗?”
孔子曰:“
孔子说:“
知礼。”
懂礼。”
退而揖巫马旗曰:“
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旗作了个揖说:“
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我听说君子是不偏私袒护的,莫非君子也会偏私袒护?
鲁君娶吴女为夫人,命之为孟子。
鲁昭公娶来吴女作夫人,给她起名叫她孟子。
孟子姓姬,讳称同姓,故谓之孟子。
孟子本姓姬,避忌称呼同姓,所以叫她吴孟子。
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鲁君要是懂得礼仪,那还有谁不懂得礼节呢?”
施以告孔子,孔子曰:“
巫马施把这些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我真幸运,如果有了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
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
作臣子的不能说国君的过错的,替他避忌的人,就是懂礼啊。”
梁鳣字叔鱼。
梁鳣,字叔鱼。
少孔子二十九岁。
比孔子小二十九岁。
颜幸字子柳。
颜幸,字子柳。
少孔子四十六岁。
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冉孺字子鲁,少孔子五十岁。
冉儒,字子鲁,比孔子小五十岁。
曹恤字子循。
曹,字子循。
少孔子五十岁。
比孔子小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少孔子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比孔子小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
公孙龙,字子石。
少孔子五十三岁。
比孔子小五十三岁。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显有年名及受业见于书传。
从子石以上三十五人,他们的年龄姓名和受业经过事迹都能明显地见么文字记载。
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 见书传者纪于左:
其余的四十二人,没有年龄可考,也没有文字记载的记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