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照翻译:
孔子曰:“
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
老氏称:“
老子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最有道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德低下的人标榜自己没有离失道德,所以他并不真正具有道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法令愈加严酷,盗贼就愈多。”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信哉是言也!
这些说得都对!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坏的本源。
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从前在秦朝时国家的法网很严密,但是奸诈欺伪的事经常发生,最为严重的时候,上下互相推诿责任,以致于国家无法振兴,在当时,官吏用法治,就好像抱薪救火、扬汤止沸一样无济于事,倘不采取强硬严酷的手段,如何能胜任其职而心情愉快呢在此种情况下。
言道德者,溺其职矣。
一味讲道德的人便要失职了。
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所以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一定要使案件不再发生!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愚之人听人讲起道德就大笑。”
非虚言也。
这不是假话。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汉朝初年,修改严厉的刑法,改为宽松的刑法,废除法律繁杂之文,改为简约朴实的条文,法网宽得能漏掉吞舟的大鱼,而官吏的政绩却很显著,使得百姓不再有奸邪的行为,百姓平安无事。
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由此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道德,而不是严酷的刑法。